新闻资讯NEWS

糖尿病不可怕,但这6种并发症危害极大

发表时间:2023-11-15 作者:澳尔华泰 阅读数:3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持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每8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人,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糖尿病不可怕,而是其所带来的并发症心脑血管病、肾衰竭、糖尿病足、视网膜病……这些慢性并发症逐渐成为糖尿病人死亡主因。

危险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代谢性疾病。降低体内血糖水平的关键是胰岛素,它帮助来自食物的葡萄糖从血液进入细胞以产生能量。当胰岛素不能很好地产生或被利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就会升高,当升高达到一定的程度,糖尿病就发生了。

血糖升高并不是糖尿病的终点。长期的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让人体的各个重要器官出现病变。随着病程的延长,加之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人会逐渐出现慢性并发症。并发症发展到后期会出现严重后果,如失明、肾衰竭、心梗、心衰、脑卒中、截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一般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等。

一、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和/或心功能受损的风险增加,长期高血糖还会导致各种心脏功能损害,包括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

1.症状表现

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出现劳动后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等不适症状。部分患者由于高血糖对心脏自主神经的影响,甚至在出现心肌梗死时也可能没有明显的疼痛感。

2.如何筛查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应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并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高血糖会增加中风的风险。一项对102项前瞻性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与无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2.3倍,发生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1.6倍。这种关联不仅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关,还与疾病的预后和功能状态有关。

二、脑血管疾病

1.症状表现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头晕、眼前发黑或视物模糊、言语含混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可能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情况,并及时就医。

2.如何筛查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脑卒中的危险信号,应立即进行脑部CT或磁共振(MRI)等相关检查。

三、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大约有25%的糖尿病患者会受到影响。它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1.症状表现

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和水肿。病情发展到晚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2.如何筛查

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到1年进行一次尿液检测,检测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如果指标异常升高,建议就医检查。

四、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1.症状表现

早期可能无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夜间视力下降、眼前飞蚊症等症状。在晚期,可能发展成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落等严重情况。

2.如何筛查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包括验光、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可以通过扩瞳来观察视网膜的情况。

五、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包括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的受累。

1.症状表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感觉异常(如疼痛、刺痛、麻木)、运动功能受损、消化系统问题(如胃排空延迟、便秘)和性功能障碍等。

2.如何筛查

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定期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脚部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自主神经功能测试等。

六.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和治疗费用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截肢和死亡。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1年内新发足溃疡的发生率为8.1%,治愈后的糖尿病足患者1年内新发足溃疡的发生率为31.6%。

1.症状表现

早期可出现足部的麻木、温觉异常,随后可出现红肿破皮现象,并逐渐加重。

2.如何筛查

所有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应进行定期检查。

✦ 检查足部皮肤有无异常紫绀、破溃等;

✦ 检查肢端痛觉、温觉、触觉是否正常;

✦ 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有无减弱;

✦ 怀疑血管病变可查下肢血管超声等。

对糖尿病产生的认识“误区”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关注血糖的变化,才能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在这方面,有一些误区需要特别注意。

1.没有症状就没有问题吗?

答案:错误!

许多患者在糖尿病早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忽视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导致血糖长期不达标、控制不佳,进而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坚持进行正规、科学、合理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并减少并发症。

专家提醒:不能仅凭症状轻重来判断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2.擅自停止降糖药物可以吗?

答案:错误!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根治。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可以立即停止药物治疗。

绝大多数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仍需要继续接受药物治疗。如果随意停药,血糖将会波动,此时再使用原来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降糖效果,可能需要增大剂量甚至联合使用多种降糖药物,这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专家提醒: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3.血糖控制正常,就可以放松饮食管理吗?

答案:错误!

在糖尿病治疗中,饮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被称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其他还包括运动、药物、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教育。不控制饮食很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较大,不利于维持身体稳定的代谢状态和体重。

专家提醒:饮食管理应贯穿整个糖尿病治疗过程,不要因为血糖结果正常就放松警惕,以免由于血糖监测结果不准确、药物禁忌等不易察觉的危险因素造成严重后果。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吗?

并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

目前在临床上,有许多一直坚持规范治疗,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达标的患者,病程长达30-40年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的控制,不能忽视病情。

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药物治疗,不可以随意停药。饮食管理在糖尿病治疗中也非常重要,即使血糖控制正常,也不能放松饮食管理。此外,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遵循规范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1.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血糖达标是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般理想目标为:空腹血糖4.4~7mmol/L,餐后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具体需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和合并症情况而定。

即使是血糖控制得很好的患者,也应保持每周监测血糖2~4次,对血糖波动很大或血糖过高的患者,应每日监测7次血糖,并及时调整治疗。

血压和血脂的控制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重要作用,可以减少并发心脏病的风险,每次就诊时应该监测血压,每年至少查一次血脂和心电图。

2.改变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低脂少油、少量多餐、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限酒,适当运动,规律作息,控制体重。

3.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不仅有利于血糖控制,还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争取早发现早治疗。筛查主要包括血液生化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眼底检查、神经病变筛查、血管B超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